首创拔国内并购贷款头筹
相关指引发布还不足一个月,监管层开闸并购贷款后的首单随即出炉。昨日,工商银行(601398)(601398)北京分行(下称工行北京分行)与北京首创股份(600008)有限公司(600008,下称首创股份)、北京产权交易所(下称北交所)正式签订了并购贷款框架协议,但双方均未透露具体的贷款规模及并购对象。
产交所扮演重要角色
工行北京分行与首创股份签订的协议,标志着国内首笔并购贷款正式启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已公开的有关并购贷款的合作中,产权交易所都扮演了重要位置。2008年12月25日,工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就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联手推出了100亿元的并购贷款规模;而在昨日工行北京分行、北京银行(601169)(601169)也分别与北交所签署并购贷款合作框架协议。
“这显示了银行在操作上的谨慎,不仅是选择从事产权交易的专业机构合作,客户对象上也瞄准了相对稳定大企业及公用事业项目。”对此,一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首创股份是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中重量级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基础设施投资及运营管理,发展方向定位于中国水务市场,专注于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两大领域。此前,首创股份曾有多项收购手笔,曾先后收购了多个省市的污水处理等项目。
“我们与工行没有确定规模,是整个一揽子的做法,规模应该不会太小。”首创股份总经理潘文堂说,在过去的八年中,首创股份每年都有十几亿元用于并购。
首创股份昨日因召开股东大会停牌一天。
业内的担心
作为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轮值主席,早在去年就参与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讨论的北交所董事长熊焰昨日强调,在公司并购中,并购资金来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大规模战略性并购的主要瓶颈,此次并购贷款框架协议签订的示范效应,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
熊焰表示,目前还有几单并购贷款业务在进行,相信第二单、第三单业务很快会发生;而将银团贷款引入并购贷款也在北交所规划中。
但业内也有担心。针对并购贷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推出,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相关指引才发布短短一个月,银行如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专门团队,乃至建立完善的全面的风险管控体系,存在难度。”
与其观点相符,一股份制银行风控人士对尽快开展并购贷款也持保留意见。他说:“工行此前有过相关的尝试经验,应该早就有准备。”至于其他银行是否会迅速跟进,该人士指出,可能还需要时间,专业团队、风险控制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风险那么大,如果只是为抢时间推出,出现坏账就得不偿失了。”
可查资料显示,此前十余年时间,银行信贷资金并不被允许用于并购。直至2008年12月9日,银监会正式发布并购贷款指引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以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国内企业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作为风险防范指标,上述指引同时规定,商业银行全部并购贷款余额占同期该行核心资本净额的比例不应超过50%,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等。